浙江风景人在安吉来了一场科技头脑风暴!
5月28日,来自全省各地近200位风景人齐聚安吉百草原,参加科技赋能共创未来-AI创新背景下的景区未来发展研讨会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议,交流分享未来景区发展方向。


省自然保护地联合会会长王章明;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顾浩;省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吾中良;省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省旅游投资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雄文;莫干山管理局(文旅集团)局长,党委书记,董事长郭新慧;原省政府办公厅二级巡视员丁平蛟;温州市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王金法;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委员王炜郎;安吉县林业局局长胡可易等领导、嘉宾参加了会议。

安吉县林业局局长胡可易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安吉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是美丽乡村发源地,也是绿色发展先行地。其中天荒坪风景名胜区,更是安吉践行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的“双面绣”。

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理事长顾浩致辞,他说风景名胜区是两山理念的集中表现,也是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典范,保护和发展本身是国际性难题,在浙江的土地上,我们时时可以看到保护和发展的互动关系。科技赋能、共创未来,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插上科技翅膀,将会飞得更高更远。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将更容易利用技术来擦亮生态底色;精准清晰划定保护底线;平衡风景名胜区形态和业态的有机互动;提升风景名胜区的文化底蕴。

省自然保护地联合会会长王章明致辞,他说,现今我国已逐步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地为载体的生态旅游体系,要深入研究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地的重要作用,进一步贯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生态旅游是自然保护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主要手段,也是国际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普遍做法;通过明确自然保护地管控边界,开放并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增强游客体验感并提升公众参与度,从而在培育生态旅游价值观的同时,充分激发生态旅游在自然保护地中的新质生产力作用;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旅游模式,有较大潜力转化为自然保护地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会长吾中良回顾了2024年的工作,并展望了2025年的工作思路。
他说,1992年,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成立,这么多年来,取得的成绩、发挥的作用、赢得的赞誉,凝结着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历届理事会的智慧和心血。今后,协会要继续在四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发挥好纽带作用,当好政府和部门的参谋,建言献策,为规划、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
二是要发挥好服务作用,协会是会员单位组成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是会员的家,所以服务会员是基本职责所在。
三是要发挥好传播作用,利用行业专业优势,创新宣传方式,讲好风景名胜区故事,传播好风景名胜区声音。
四是要发挥科普作用。要利用专家人才优势,积极开拓科学研究领域,提升各会员单位的科研水平,广泛开展自然教育、科普宣传活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体验园地。
下半年,协会将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为契机,组织面向国内、国际的行业展示及交流的活动;开展浙江省2025智绘浙景创新案征集活动,鼓励利用AI技术解决生态保护、文化活化、游客体验与智慧管理等核心问题;继续做好天台山申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技术咨询方案服务项目相关工作;设立浙江风景名胜区研究中心,助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启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协会团体标准制订等一系列工作。






晚上,部分代表参加了交流座谈会,现场气氛活跃,代表们从各自领域分享了创新举措和不足之处,会上大家纷纷表示,干货满满,不虚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