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仙都——人间何处是仙境
丽水市缙云县仙都街道位于缙云中部,距离缙云高铁站、火车站、高速路口约10公里,总面积35.9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坐拥丽水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仙都景区,是一处以观光、休闲、度假、科普为主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际民俗摄影创作基地。
仙都全景


1
The Hometown of Photography
鬼斧神工 天然奇观
仙都是类型齐全的流纹质火山岩地貌景观集聚区,以好溪为界,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在中生代侏罗—白垩纪,因火山爆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奇峰异洞,构成了远古火山世界奇观。
著名火山地质学家、岩石学家考察研究表明:“仙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流纹质火山岩最富集、类型最齐全的区域。”各种火山岩地貌景观,沿南北长约十余里的九曲练溪两岸分布,在好溪河谷风光的映衬下,宛如一座江南山水风景园。“山、水、峰、洞、滩、田、溪”完美组合,形成“九曲练溪、十里画廊”的绝世美景,素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宋代杰出文学家范成大将它列为“最号奇秀”的五大名山之一,宋朝状元王十朋游历仙都后发出“皇都归客入仙都,厌看西湖看鼎湖”的由衷赞美。

鼎湖峰
凌虚洞
龙耕路
2
The Hometown of Photography
人文始祖 文化圣地
癸卯(2023)年中国仙都祭祀轩辕黄帝大典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一年一届的仙都黄帝祭典,已经成为全方位展示缙云形象的文化窗口、实现缙云文旅产业内涵发展的重大机遇。
在仙都,黄帝文化、摩崖文化、影视文化、地质文化等文化品类相得益彰。秀丽的山川、神奇的传说,让历代文宗巨匠流连忘返,王羲之、谢灵运、李白、白居易、沈括、朱熹、徐霞客、郭沫若等都在仙都留下足迹和近千首诗词歌赋。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摩崖石刻与仙都自然山水风光融为一体,不仅承载了先人创造的精深文学和书法艺术,还留给后人可以触摸的人文脉络,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仙都石刻
截至目前,仙都现存摩崖石刻共125处,于2001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浙江省最早被列入“国保”的摩崖石刻群,留有李阳冰、颜真卿等125处真迹,真草隶篆行书体兼具,诗词歌赋记文体齐备,是研究我国书法、历史、文学的圣地,也是缙云创建“中国书法之乡”的重要依托。
初阳谷
3
The Hometown of Photography
山水交响 光影盛宴
一方文化滋养一方热土,黄帝文化释放出的巨大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得“影视”“文化”“旅游”跨界融合,为迭代式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已有赵明、刘琼、李安、徐克、陈凯歌等著名导演,先后在仙都拍摄了《凤凰之歌》(1957年)《阿诗玛》(1964年)《杨门女将》《绝代双骄》《天龙八部》《汉武大帝》《笑傲江湖》《道士下山》《花千骨》《雪中悍刀行》《云襄传》《庆余年2》《与凤行》等五百余部影视作品,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协会曾授予仙都“全国影视指定拍摄景地”。
仙境 ©️吴品禾
得天独厚的山水风光,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兼具“高颜值”“深内涵”的仙都更是一处天然为摄影而生的宝藏胜地,深得海内外众多摄影家和游客的青睐。1983年,丽水摄影家吴品禾的《仙境》以中国山水画的构图和写意,用仙都的一山、一潭、一石桥、一担村货、一把红雨伞,勾勒出田园牧歌的美妙画卷。正是这幅《仙境》,将仙都的山水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仙都正式“出圈”,不仅屡获国内外摄影大奖,更成为仙都的“金字招牌”。
水墨眉仙都大片
时装LOFFICIEL官方微博曾发布的六月刊封面人物“倪妮水墨眉仙都大片”——“远尘淡墨调烟雨”的浓厚古韵让岩宕这个新开发的旅游景点正式“出圈”。2023年,仙都岩宕荣获全省摄影大赛金质收藏奖,系全省唯一。同年,仙都八上央视,秀丽的山水风光获央视盛赞。
延宕 ©️方国平
4
The Hometown of Photography
田园风光 悠闲自得
仙都民宿

仙都民宿
此外,仙都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摄影创作基地,丽水市十佳摄影点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江南最后的秘境。几十年来,无数海内外游客奔赴仙都,以光影为媒,让“随手一拍都是大片”的仙都,在光影流转中走向世界。
在如此一个与大自然零距离拥抱,又拥有绝佳视觉享受的人间仙境,有什么理由不来体验一趟呢?
END
图片/文字 :转自浙江省摄影家协会